立冬后,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。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,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。中国江淮地区的“三秋”已接近尾声,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,赶紧移栽油菜,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。另外,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,土壤含水较少,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。
立冬节气的特点
古人将立冬节气分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
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,冬季的第1个节气,在每年11月7-8日之间,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
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,候平均气温降到10℃以下为冬季,则“立冬为冬日始”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。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,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,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,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“小雪”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。
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
小雪节气的特点
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:“一候虹藏不见;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;三候闭塞而成冬。”
小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。11月22或23日,进入该节气,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,气温下降,逐渐降到0℃以下,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,虽开始降雪,但雪量不大,故称小雪。此时阴气下降,阳气上升,而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万物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。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,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。
古人认为天虹出现是因为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泰之故,而此时阴气旺盛阳气隐伏,天地不交,所以“虹藏不见”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,地中的阴气下降,导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所以万物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。
立冬、小雪节气的园林养护
1、苗木的养护管理
在树木落叶后即可进行秋季栽树,栽植后要浇三遍水封堰,封冻前结束栽植工作。
对胸径20公分以下树木及珍贵树、常绿树、古树、灌木、绿篱等灌盗水,浇足浇透后封堰,确保树木安全过冬。
2、苗木的越冬防寒管理
对露地越冬困难的树种及新植树木和花灌木要及时采取防寒措施,确保其安全过冬。
目前我们常用的防寒措施有:
a.浇冻水:于入冻前浇灌充足以稳定地温。
b.根颈培土:冬灌后在树木根颈部培土,防止冻伤根颈和树根,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。
c.覆土:在土地封冻以前,可将枝干柔软树身低矮的植物压倒固定覆盖一层干树叶或细土,轻轻拍实。
d.搭建风档捆扎草绳、稻草:帮助植物抵御寒流侵袭。主要应用于高大的乔木或成片的花灌木等。
e.封堰、涂白、包裹树干等。
3、做好冬季树木修剪计划
行道树和果树修剪,要严格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,注意安全。
4、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
捉:幼虫和蛹
挖:蛹和茧
刷:树干上卵、茧和虫体
剪:树枝上虫卵或树枝内虫体
清除:清理落叶或树干周围砖瓦石中的虫源
处理:(把修剪下来带病、虫枝集中销毁)
(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)